对于一个软件系统,其复杂度是一定的。用户在享受便利性的同时,必然让渡了一部分控制权给软件开发者。在中国,用户偏爱傻瓜型软件,恨不得一键完成所有事情。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开发环境的恶性循环。类似的概念还有私域流量。当人们追求便利,其软件系统的每一个参数都会成为年费 VIP 里的一分钱。

另一方面,很多人缺乏深度学习的动力,对软件的实际应用和背后的技术原理缺乏了解。例如,在使用搜索引擎时,很多人只看到了搜索结果,却没有了解搜索算法、排名规则等。这种缺乏深度学习和了解的情况,往往会导致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和使用存在偏差和误解。人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系统本身应该像其用户界面一样简洁,从而放弃对于自己数据的掌控。

当前互联网的傻瓜化软件已经发展到了一定地步,若能唤起用户认知,那么使用门槛更高、用户自由度也更高的软件将会百花齐放。App Store 中就有很多独立开发者开发的优秀软件工具,但只有少数获得关注。很多优秀作品没有被人看见。其原因可能是国内互联网巨头的力量实在太大,希望用户喜欢傻瓜化的软件,另一方面则是学习成本太高,要想用户有独立掌控数据的意识,一般需要掌握基础的、计算机软硬件相关的知识。在培养用户正确的”软件观”这一点上做的最好的,Apple 可以算是代表。

如果将便利性作为唯一的标准,人们就会陷入一个追求速度而不注重质量的境地,而这种追求会让人们丧失分析问题、思考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这样做,对个人和社会都是十分不利的。

用户需要在追求便利性的同时,注重提高使用深度和严肃性。在使用工具时,应该适当地去了解其原理和实际应用,这样才能真正地掌握其使用方法和效果。

在原则上,便利性的确是严肃性的代价,但在道德上,便利性不应该成为严肃性的代价。